舞蹈学院成立于2022年2月,前身为音乐舞蹈系,目前拥有舞蹈表演、舞蹈表演(国际标准舞)两个本科专业方向。依托安徽地域文化优势,对标长三角一体化舞蹈艺术人才需求,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舞蹈人才发展诉求,以“高素质、强能力、精才艺、善应用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,重点培养“表、教、创、研”四位一体,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舞蹈人才。

截至目前,舞蹈学院拥有专任教师24人,其中博士3人,其他均为硕士学位,副高级以上职称8人,讲师职称4人。教师学缘来自于北京舞蹈学院、上海戏剧学院、国防科技大学(原解放军艺术学院)、中国艺术研究院、南京艺术学院、北京体育大学、上海体育大学等专业院校。特聘专家1人(二级教授),客座教授11人,其中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。

学院专业教学实验室包括舞蹈教室(220-380平米)20间,理论教室3间,综合素质训练房1间,舞蹈剧场、报告厅各1间。具备高标准的教学办公场所和设备,满足学科专业建设、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。

学院将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课程,贯穿四年本科学习全过程。三年来,逐渐形成“初心·初行”艺术实践周”、“舞向田野”舞蹈专业毕业汇报、“拾阶而舞·美美与共——中华优秀舞蹈作品晚会”、“安艺杯”舞蹈专业技能比赛等特色实践品牌活动与专业实践汇报演出。

同时,学院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与继承,打造“习舞得间”特色艺术创研品牌,近年来先后完成原创舞蹈作品《匠心追雪》又名《纸韵千年》《折柳惜别》《兰花男·难兰花》《花上春》《明月松涧》《扶傩》《若水》《楚韵悠长》的创排并发布公演。

原创安徽花鼓灯作品《希望的田野》荣获第五届全国大艺展二等奖(2020),原创花鼓灯作品《花落花开》荣获第六届安徽省大艺展二等奖、优秀创作奖(2022),原创舞蹈作品《匠心追雪》荣获第七届全国大艺展二等奖、省级一等奖(2024),原创舞蹈作品《花上春》入选2024顶尖舞者群舞组全国百强。学院中国舞方向专业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、省级奖项30余项,国标舞方向获得各级各类赛事名次奖、等次奖达百余人。

在此基础上,学院依托学校社会文化推广、社会服务职能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文艺需求,以高水准社会文化服务(演出)项目为载体,深化课程思政体系建设,展现高质量建设成果。2021年获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,圆满完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重点资助项目《安徽花鼓灯传统剧目<大花场>复排与人才培养》;圆满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诗史《伟大征程》演出任务(2021)、“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文艺演出”,以核心创作表演团队完成“安徽省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”(2023、2024)、以独立创作、表演团队完成“安徽省农民春晚(2024、2025)”、以唯一创作、表演团队完成“安徽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开/闭幕式文艺演出”(2024)等大型文艺事项,业已成为省内重大文艺赛事、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舞蹈艺术人才力量!

近年来舞蹈学院师生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,紧紧围绕“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样的人、怎样培养人”这一根本问题,紧抓“立德树人”这一根本任务,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。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设施,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,注重教学资源的调配、开发及利用,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,重视地方文化特色的吸收和培育,把教育教学、科研创新、艺术实践落实到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每一个块面,加大德智体美劳“五育并举”和“三全育人”深度融合,加快专业层次提升,为全面、系统培养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应用型舞蹈表演人才持续发力,为建设充满活力、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艺术类本科高校而不懈奋斗。 



关闭